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比多尔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30日至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定点医院收治的所有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且采用阿比多尔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分析用药疗效、临床转归进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院时均为普通型确诊患者。经过治疗,9例(占45%)显效,6例(占30%)有效,5例(占25%)无效,阿比多尔抗病毒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阿比多尔用药疗程平均为(6.7±1.6)d,退热时间平均为(4.7±2.0)d,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5.9±2.5)d,首次复查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6.6±2.7)d。20例患者中有12例(占60%)出现不良反应,9例(占45%)出现恶心、呕吐症状,8例(占40%)有腹泻症状,4例(占20%)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总体症状较轻,停药或治疗后缓解。结论阿比多尔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1 人文是医学、医院、医生的灵魂 1.1文化是"社会人"行为的无声指令古今中外的哲人皆认识到,文化是"社会人"行为的无声指令,文化存在的作用无处不在,文化的沉淀决定了公民的素质,是社会凝聚力的根本--文化强身,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3.
张颖超  崔丽梅 《临床荟萃》2006,21(16):1175-1176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发病率明显上升,对这些疾病的集结情况的诊断和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解北京市近郊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2005年笔者对北京市近郊719例常住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7岁,右前臂挤压伤后遗留前臂畸形、手功能障碍4年入院.4年前右前臂被机器挤压,前臂软组织广泛挫裂伤伴桡骨远端骨折,通过多次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后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前臂缺血性挛缩与手的功能障碍,于2001年10月就诊.查体见右前臂掌侧曾实施腹部带蒂皮管移植覆盖创面,轻度爪形指伴手指的伸屈功能障碍(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表现),其中手虎口挛缩较蓖,拇指不能完成与食指对掌,手的感觉功能正常.X线检查显示:手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正常,桡骨远端有桡偏、屈曲,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16岁,右手挤压伤后遗留食指部分缺损、食中指指间指蹼挛缩畸形5年入院.患者5年前因右手挤压伤在某医院急诊处理,食指近指间关节以远截指,食指、中指间指蹼挛缩,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的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程序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伴有皮肤瘢痕挛缩的足踝畸形12例,其中马蹄内翻足10例,马蹄外翻足2例。9例同期实施足跗骨的有限截骨术,3例实施足部肌腱转移肌力平衡术,1例同期实施胫骨延长术。术后5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足内翻者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足外翻者牵拉矫形的方向与内翻足相反。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鼓励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78d,停止牵伸后在外固定器维持下患足负重行走平均69d,拆外固定器后配矫形鞋行走2~3个月。结果12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2年4个月(平均1年5个月)。8例足畸形获满意矫正,能全足底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4例足下垂畸形出现部分复发,其中3例再次安装足踝牵伸器矫正。最终疗效11例满意,1例可。僵硬的瘢痕组织经牵拉后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瘢痕变软。无一例发生严重针道和皮肤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Ilizarov微创技术能有效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合并骨性畸形者应配合有限截骨手术,但牵拉过程必须缓慢。足踝畸形达到矫形要求后,患足全负重行走不少于8周再拆除外固定器,可避免或减少畸形反弹。皮肤瘢痕组织在张应力作用下,可出现血液循环改善与组织再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内外结合固定在股骨下段畸形治疗中的优势和对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治疗的股骨下段畸形患者共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14~58岁,平均26岁;膝外翻6例,股骨下段内翻4例,内翻伴旋转畸形2例,膝反屈3例,屈膝畸形23例。均采用股骨髁上截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的Dimeglio临床评价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病例股骨下段畸形获满意矫正,未发生膝关节活动受限、畸形矫正不足、过度和截骨端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19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结论:股骨髁上截骨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下段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克服了单纯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的缺点,并将二者的优点相结合,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14岁以上居民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两医院职工及14岁以上家属进行打鼾问卷调查,计算人群中打鼾发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数据表随机抽取200例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PSG),推算人群中OSAHS的患病率.结果 共发放调查表5090份,有效问卷4988份,有效率为97.9%.打鼾1585人,发病率为31.8%,男性打鼾发病率为38.7%,高于女性(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打鼾发病率逐渐增加,56~<66岁达高峰.脑力劳动、体重指数超标者打鼾及OSAHS的发病率增高.打鼾患者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症状、体征,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诊断标准,在抽取的200例打鼾患者中共确诊OSAHS 63例,推算人群OSAHS患病人数为481例,发病率为9.6% (481/4988).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人群中打鼾和OSAHS的发病率较高,打鼾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打鼾人群.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降低该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改良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器械改良、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秦泗河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共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0~25岁,平均17岁。病因:腓总神经损伤2例,腰椎管内肿瘤1例,硬脊膜膨出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1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例。术前用足掌的前外缘负重行走者11例,用足的外缘或足背外侧负重者21例。根据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性质和患者年龄,确定实施有限矫形手术的方法和外固定矫形器治疗。本组7例同期实施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术,25例同期实施了有限的截骨术和跗骨间关节融合术,9例合并踝关节内外翻肌力明显失衡者,同期行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然后安装外固定矫形器。术后按作者制定的管理程序,7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允许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42d,拆外固定器后患足再上石膏固定适当时间。[结论]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26例为来院复查。随访时间1年~3年1个月,平均1年5个月。畸形均获满意矫正,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本组无1例发生严重针道感染和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术创伤小、安全,治疗效果提高,配合有限矫形手术,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足畸形,缩短治疗周期,避免了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